心理健康也需定期“体检”
2006-10-24 18:38:06|次
昨天,是第15个"世界精神卫生日",今年的主题为"健身健心,你我同行"。来自佛山禅城某社区的心理测试结果显示,60岁以上老年人出现中重度抑郁症者超过六成,中小学生出现考试焦虑症的超过半数。
专家指出,心理"体检"应像身体检查一样引起重视,进而全面推广。由于未成年人缺乏心理问题的"自察"能力,建议家长应该对儿童进行强制性心理"体检"。
现状:精神疾病负担占首位
调查数据显示,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,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%。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,中国至少有1亿人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。
在传统的观念里,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身体的外观层面,对精神健康的重视度远远不够,心理问题年轻化现象进一步升级,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症等现象日益严重。
佛山一家心理咨询公司人士介绍,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现象日益严重,中国每年约有27.8万人自杀死亡,自杀已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致死原因。
佛山第三人民医院赵长江副主任医师介绍,随着各方面社会压力的加剧,存在轻度的抑郁、孤独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人像得了感冒一样普遍。据了解,人们精神障碍表现为失眠、慢性疼痛、情绪低落、忧愁、精力减退、持续性疲劳、内在动力缺乏、注意力难以集中、紧张、恐惧、过度担心、容易因小事发怒、烦躁不安、无故对他人指责和抱怨等等,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现出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今年国庆节期间,由禅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便民服务队主办,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志愿服务站等协办,开展针对佛山某社区自愿者的心理测试结果表明,60~80岁的老年人出现中重度抑郁症超过六成,大部分老人感到老年孤独;中小学生出现考试焦虑症的超过半数;近三成小朋友与父母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。
问题:咨询者多就诊者少
目前,人们讳疾忌医的现象非常严重。记者从佛山的医院心理科室和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,心理疾病呈现出电话咨询多,但前来治疗病人少的特点。在一些心理咨询机构,电话频频响起,但上门咨询的人员却寥寥无几,绝大部分病人是在家人劝说下才接受治疗的。一些存在严重精神问题的患者,大部分需要采取强制性的治疗。
据了解,忽视心理问题和就医偏见两大因素,加剧了患者就诊不足的进一步恶化。大多数病人对长久失调的生活状态进行抱怨。由于对心理疾病缺乏认识,一些人从不把长期烦躁、焦虑不安等现象当成心理问题,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加剧;其次,一部分人虽然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,却不愿意面对。社会对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存在偏见,认为看心理医生就是"疯了";此外,心理咨询人才的缺乏也是另一大因素。
佛山第三人民医院医生赵长江副主任医师表示,发现心理问题后切莫讳疾忌医,规范的治疗非常重要。他说,不要轻信街头广告、祖传秘方等等,有心理问题应尽早求助心理医生,认真地把自己的心理症状与压抑的心理反应真实完整地告诉医生,由医生来进行诊断,用科学的医疗方法可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,治疗心理疾病。
建议:心理"体检"必不可少
不少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建议,应该像身体检查一样重视心理"体检",并且坚持定期进行,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。值得一提的是,青少年由于缺乏完善的自察能力,父母和老师应该多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异常行为,并及时给予纠正。如果孩子的行为不能改正,应尽早带其进行心理咨询。
事实上,人们在遭遇挫折或者变故的时候,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,更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。如不能进行自我调节,应及时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。
据介绍,需要心理救助的情况包括:自然灾害与重大交通事故(空难、车祸等)的受害者,亲人(中年丧偶、老年丧子最为严重)、好友或同事死亡,离婚、人质事件(被劫持、被抢劫、被强奸等)、贵重物品丢失或被盗,恶性事件的受害者、目击者等。
赵长江表示,除了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外,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。人人都要学会对付困难和挫折的一般性方法,这不但有助于心理健康,而且也有利于以后的心理免疫。学会释放自己,鼓励自己把内心情感表达出来,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心境,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,积极参与社交活动,多与家人、亲友、同事接触和联系,减少孤独感等都有益于心理健康。
研究表明,人体内有一种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力量,即良好的情绪的力量。现代医学证明,70%的病人只要消除了恐惧和忧虑,病就会自然而然地痊愈;98%以上的疾病会因为心情愉快而出现明显好转。
要想达到一个和谐、积极、愉悦的心理状态,一是要学会倾诉;二是选择一些健康的方式进行适当的发泄;三是要提高自己的修养,尽量看淡个人得失,不为名利、不为别人、不为琐事所累。
医生指出,虽然心理问题普遍存在,但不必过分担忧,重要的是能正确认识,出现心理问题应该及时请教有关专家,积极配合治疗。此外,每个人的心理素质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只要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,就可以让自己身心愉悦。
心理问题的征兆
出现下列情况就要考虑是否有问题:
①持久心境低落、睡眠不佳、焦虑、忧郁与身体不适;
②持续紧张、惊恐不安,其惊恐并非由实际威胁引起,其反应与现实不相符;
③有一种反复的观念、行为等,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,如反复洗手等;
④过分关注自身健康,经常无故怀疑某个器官异常,检查无病也认为自己患疾;
⑤长期厌食或反复餐后呕吐者,常伴有消瘦、虚弱等;
⑥睡眠有障碍,出现入睡困难、易醒、早醒、夜游等;
⑦老年人无故多疑、恐惧、忧郁、记忆力逐渐减退等,处于更年期的男女出现情绪不稳、烦躁、多汗、焦虑、紧张、敏感等;
⑧少儿出现多动、学习困难、行为不良等;
⑨性心理异常:阳痿、早泄、性冷淡、性变态等。
专家指出,心理"体检"应像身体检查一样引起重视,进而全面推广。由于未成年人缺乏心理问题的"自察"能力,建议家长应该对儿童进行强制性心理"体检"。
现状:精神疾病负担占首位
调查数据显示,精神疾病在我国疾病总负担中排名首位,约占疾病总负担的20%。全国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,中国至少有1亿人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精神障碍。
在传统的观念里,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身体的外观层面,对精神健康的重视度远远不够,心理问题年轻化现象进一步升级,中小学生考试焦虑症等现象日益严重。
佛山一家心理咨询公司人士介绍,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自杀现象日益严重,中国每年约有27.8万人自杀死亡,自杀已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致死原因。
佛山第三人民医院赵长江副主任医师介绍,随着各方面社会压力的加剧,存在轻度的抑郁、孤独、焦虑等心理问题的人像得了感冒一样普遍。据了解,人们精神障碍表现为失眠、慢性疼痛、情绪低落、忧愁、精力减退、持续性疲劳、内在动力缺乏、注意力难以集中、紧张、恐惧、过度担心、容易因小事发怒、烦躁不安、无故对他人指责和抱怨等等,这些问题的出现表现出心理健康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。
今年国庆节期间,由禅城区青年志愿者协会便民服务队主办,佛山市禅城区祖庙街道志愿服务站等协办,开展针对佛山某社区自愿者的心理测试结果表明,60~80岁的老年人出现中重度抑郁症超过六成,大部分老人感到老年孤独;中小学生出现考试焦虑症的超过半数;近三成小朋友与父母的沟通方式存在问题。
问题:咨询者多就诊者少
目前,人们讳疾忌医的现象非常严重。记者从佛山的医院心理科室和心理咨询机构了解到,心理疾病呈现出电话咨询多,但前来治疗病人少的特点。在一些心理咨询机构,电话频频响起,但上门咨询的人员却寥寥无几,绝大部分病人是在家人劝说下才接受治疗的。一些存在严重精神问题的患者,大部分需要采取强制性的治疗。
据了解,忽视心理问题和就医偏见两大因素,加剧了患者就诊不足的进一步恶化。大多数病人对长久失调的生活状态进行抱怨。由于对心理疾病缺乏认识,一些人从不把长期烦躁、焦虑不安等现象当成心理问题,进而导致心理问题的加剧;其次,一部分人虽然意识到自己存在心理问题,却不愿意面对。社会对有心理问题的人群存在偏见,认为看心理医生就是"疯了";此外,心理咨询人才的缺乏也是另一大因素。
佛山第三人民医院医生赵长江副主任医师表示,发现心理问题后切莫讳疾忌医,规范的治疗非常重要。他说,不要轻信街头广告、祖传秘方等等,有心理问题应尽早求助心理医生,认真地把自己的心理症状与压抑的心理反应真实完整地告诉医生,由医生来进行诊断,用科学的医疗方法可消除患者的心理问题,治疗心理疾病。
建议:心理"体检"必不可少
不少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建议,应该像身体检查一样重视心理"体检",并且坚持定期进行,及时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。值得一提的是,青少年由于缺乏完善的自察能力,父母和老师应该多关注青少年群体的异常行为,并及时给予纠正。如果孩子的行为不能改正,应尽早带其进行心理咨询。
事实上,人们在遭遇挫折或者变故的时候,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,更应关注自己的心理变化。如不能进行自我调节,应及时寻找心理医生的帮助。
据介绍,需要心理救助的情况包括:自然灾害与重大交通事故(空难、车祸等)的受害者,亲人(中年丧偶、老年丧子最为严重)、好友或同事死亡,离婚、人质事件(被劫持、被抢劫、被强奸等)、贵重物品丢失或被盗,恶性事件的受害者、目击者等。
赵长江表示,除了及时进行心理治疗外,心理调节也非常重要。人人都要学会对付困难和挫折的一般性方法,这不但有助于心理健康,而且也有利于以后的心理免疫。学会释放自己,鼓励自己把内心情感表达出来,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心境,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,积极参与社交活动,多与家人、亲友、同事接触和联系,减少孤独感等都有益于心理健康。
研究表明,人体内有一种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力量,即良好的情绪的力量。现代医学证明,70%的病人只要消除了恐惧和忧虑,病就会自然而然地痊愈;98%以上的疾病会因为心情愉快而出现明显好转。
要想达到一个和谐、积极、愉悦的心理状态,一是要学会倾诉;二是选择一些健康的方式进行适当的发泄;三是要提高自己的修养,尽量看淡个人得失,不为名利、不为别人、不为琐事所累。
医生指出,虽然心理问题普遍存在,但不必过分担忧,重要的是能正确认识,出现心理问题应该及时请教有关专家,积极配合治疗。此外,每个人的心理素质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,只要能正确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,就可以让自己身心愉悦。
心理问题的征兆
出现下列情况就要考虑是否有问题:
①持久心境低落、睡眠不佳、焦虑、忧郁与身体不适;
②持续紧张、惊恐不安,其惊恐并非由实际威胁引起,其反应与现实不相符;
③有一种反复的观念、行为等,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,如反复洗手等;
④过分关注自身健康,经常无故怀疑某个器官异常,检查无病也认为自己患疾;
⑤长期厌食或反复餐后呕吐者,常伴有消瘦、虚弱等;
⑥睡眠有障碍,出现入睡困难、易醒、早醒、夜游等;
⑦老年人无故多疑、恐惧、忧郁、记忆力逐渐减退等,处于更年期的男女出现情绪不稳、烦躁、多汗、焦虑、紧张、敏感等;
⑧少儿出现多动、学习困难、行为不良等;
⑨性心理异常:阳痿、早泄、性冷淡、性变态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