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自闭症日
世界自闭症日
世界自闭症日,是每年的4月2日。自闭症的概念由美国约翰斯·霍普金斯大学专家莱奥·坎纳于1943年首次提出。自闭症,是一个医学名词也称孤独症,起病于婴幼儿期,是一种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严重的心理发育障碍,其特点为社会交往障碍、语言交流障碍、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等。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,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"弱智"儿童。但有调查表明:一般成年后的自闭症患者,智力、感知、思维可能有异常的超出常人的表现,但却由于沟通困难,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,很难融入主流社会,情况严重的甚至会有自伤或暴力倾向等。迄今为止,科学家还没有找到确切的自闭症发病原因。但是初步发现,男孩比女孩发病率为高,城市发生率比农村高,工作繁忙压力大的白领群体发病相对集中。
孤独症是一个尚没有被全社会了解的疾病。它与唐氏综合征等疾病不同,孤独症不会影响患者的面容,因此患者容貌与正常人没有什么区别。为了提高人们对自闭症的意识,争取早期治疗,改善患者的状况,200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:从2008年起,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"世界自闭症日"。这项决议由卡塔尔提出,另有50个国家共同提案。
近年来,人类对于自闭症的认知、对于自身责任的认识有了新的历史性进步。
"世界自闭症日"提醒人类社会:应该实现自闭症患者与普通人间的相互尊重、相互理解与相互关心。作为普通人,不应把自闭症患者看作怜悯的对象,而应把4月2日这一天作为审视和增强自身道德观念、社会责任的契机。作为自闭症患者及其直接相关的人员,如自闭症患者家属、学者专家、医生护士、社会爱心人士等,也应把4月2日作为继续齐心协力战胜疾病的"加油站"。人们应努力让4月2日成为自闭症患者自信与愉快生活的节日。实践证明,经过早期正确地、坚持不懈地干预,参加康复训练,心理治疗,许多自闭症儿童是能够融入社会、自立生活的。
世界自闭症日主题是:"科学干预、合理治疗、平等发展"。我院在每年的"世界自闭症日"、"六.一儿童节"都有举行系列宣传、义诊和"关爱自闭症儿童"医患同乐活动。